《课程与教学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14202)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名称:
中文:课程与教学论
英文:Curriculum and teaching
(二)适用专业:教师教育
(三)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四)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面向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本科及初等教育专科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任务是向学生系统传授关于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课程编制和教学的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课程开发和编制、教学设计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课程教学实践作一般的分析与运用;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学生具备教育学概论和教育心理学等知识的基础上,有教师引导学习并研究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历史发展过程、形态,课程目标与内容、课程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以及教学的功能、本质、教学目标与任务、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教学基本技能等相关内容。同时本课程与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结合当前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现状,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先修课程:教育学概论、教育基本理论
(七)学时、学分数:32学时,2学分
(八)教学方式及实施要求: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讲述、讨论与案例分析以及作业设计、模拟上课等方式。基本原理以教师讲述为主,发展性问题以讨论的方式为主,现实问题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九)考核方式与要求:闭卷考试。期末成绩构成为:平时出勤、课堂讨论、作业占等占30%,期末闭卷笔试占70%。
二、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时分配表
章节次数 |
章 节 名 称 |
学时数 |
|||
总学时 |
理论 |
其他 |
|||
第一章 |
绪 论 |
2 |
2 |
|
|
第二章 |
课程的基本理论 |
4 |
4 |
|
|
第三章 |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
6 |
5 |
1 |
|
第四章 |
课程的实施与课程评价 |
4 |
4 |
|
|
第五章 |
校本课程开发 |
4 |
4 |
|
|
第六章 |
教学的基本理论 |
6 |
4 |
2 |
|
第七章 |
教学模式与方法 |
4 |
4 |
|
|
第八章 |
教学的组织形式 |
2 |
2 |
|
(二)各章节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在教育学知识谱系中的地位与关系。
基本要求:知道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了解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基本问题、课程与教学的基础。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对象、任务及课题、课程与教学论在当代的发展。
教学难点:课程与教学论的演变、发展及当代现实意义;反思和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1.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
1.1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1.2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1.3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
1.4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
2.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2.1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
2.2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方法。
考核要求: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变,掌握课程与教学论的定义、研究的意义
思考题(作业):简述课程与教学的概念,并叙述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法。可以举出课程与教学论的哪些课题?
第二章 课程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课程概念,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 ,课程发展的历史状况,课程论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了解课程发展的历史概况;熟悉影响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了解课程理论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和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科、分科课程、知识、经验、活动、计划与方案、课程的表现形式、学校课程、古代和近代的课程形态、现代课程的形成、当代课程的形态、综合课程、显性和隐蔽课程、影响课程的外部和内部因素。
教学难点:关于课程本质的不同认识;课程的表现形态和分类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1.课程的基本概念
1.1什么是课程
1.2课程的表现形式
2.课程的历史发展
2.1世界上最早的课程
2.2学校课程的诞生;
2.3古代学校的课程
2.4现代课程
2.5当代课程的表现形态
3.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
3.1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社会、儿童、知识
3.2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学制、课程传统、课程理论
考核要求:理解、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课程的表现形式;影响课程发展的基本因素;识记课程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思考题(作业):关于课程的本质有哪些看法?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搜集比较课程的不同定义。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课程内容的不同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
教学难点:课程目标的内涵;课程内容的内涵及其组织技术。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1.课程目标
1.1课程目标的涵义
1.2课程目标的取向:三种价值取向、三种形式取向,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学习者的需要、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的发展
1.3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2.课程内容
2.1课程内容的涵义
2.2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 、即学习者的经验
2.3课程内容选择原则: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尊重学生经验
2.4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与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2.5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考核要求:理解掌握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课程内容的不同理解、课程内容的组织与选择原则
思考题(作业):查阅文献,谈谈对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理解。
第四章 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
教学目的:了解课程实施的涵义、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取向、课程评价。
教学难点:课程实施的途径、环节;课程评价的取向和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1.课程实施
1.1课程实施的含义和取向。
1.2课程实施的策略和模式。
1.3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 ;
1.4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2.课程评价
2.1课程评价的含义和功能
2.2课程评价的基本类型
2.3课程评价的过程与阶段。
考核要求:课程实施的涵义、课程实施的取向、途径及影响因素;课程评价概念
思考题(作业):查阅文献,谈谈课程实施的环节。课程评价有哪些取向?
第五章 校本课程开发
教学目的:了解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
教学难点: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和技术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
1.1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含义
1.2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程、选修课程的关系
1.3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
2.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及其意义
2.1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
2.2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3.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
3.1校本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
3.2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
考核要求:课程开发的含义、基本特征和意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理;本章以学生自学为主
思考题(作业):收集一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实例
第六章 教学的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知识:教学 、对教学本质的不同理解、教学的发展、现代教学的特征、教学的原则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当代教学论几个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教学难点:教学的本质、现代教学的特征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学概念与教学本质
1.1教学的定义。
1.2教学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1.3教学的本质及其论争。
2.现代教学及其特征、原则
2.1古代教学及其特征分析。
2.2现代教学的产生和发展。
2.3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
2.4现代教学的规律与原则。
3.当代主要教学理论
考核要求:教学概念与本质、教学的要素、分类及依据;现代教学的原理、教学在课程实施中的意义
思考题(作业):搜集教学的文献,谈谈现代教学与古代教学的区别。
第七章 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目的:了解掌握基本知识:教学模式概念及发展的历史;教学方法的概念及其分类和依据、 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依据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发展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模式及模式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传递的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模式的价值;教学方法分类的依据、教学的发展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学模式概述
1.1教学模式的概念
1.2教学模式的选择和运用
2.教学模式的历史、现状及趋势
3.当前值得关注的教学模式
4.教学方法概述
5.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6.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考核要求:教学模式及模式的意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分类、语言传递的方法、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
思考题(作业):搜集文献,了解几种主要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要求
第八章 教学的组织形式
教学目的:了解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及发展的历史;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重点:掌握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教学难点:综合化的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
1.教学组织形式概述
2.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3.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与发展
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考核要求:识记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思考题(作业):搜集文献,了解几种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与要求
三、参考教材及资料:
[1]钟启泉.课程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2]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7
[3]裴娣娜.教学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2
[4]郝志军.当代国外教学理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
[5]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4
[6]邓艳红.课程与教学论[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
[7]夏瑞庆.课程与教学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2006.6
[8]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1
执笔人:韩美荣
教研室主任:陈秀珍
系主任:张道祥
教育科学系初等教育教研室
2011年8月20 日
制订教学大纲参考书目资料一览
序号 |
名 称 |
类别 |
作者 |
出版社或刊物名称 |
出版或刊发时间 |
页码 |
1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材 |
王本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2004.4 |
|
2 |
课程论 |
著作 |
钟启泉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7.12 |
|
3 |
教学论 |
著作 |
裴娣娜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09.12 |
|
4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材 |
钟启泉 |
华东师大出版社 |
2008.7 |
|
5 |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
著作 |
郝志军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12.1 |
|
6 |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 |
教材 |
黄甫全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1.4 |
|
7 |
课程与教学论 |
教材 |
邓艳红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2 |
|
8 |
课程与教学论 |
著作 |
夏瑞庆 |
安徽大学出版社 |
2006.6 |
|
9 |
课程与教学论 |
著作 |
张华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2000.11 |
|